《中国文艺评论》特别策划·中国传统艺术及其当代呈现
特别策划·中国传统艺术及其当代呈现
传统的征用、 转化与慢的艺术/ 李永东
当下戏曲跨界创作的现状与可能/ 颜全毅
以传统之“形”演现代之“神”
——谈传统京剧美学精神的当代呈现/刘佳
冲突与反哺: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张春梅
“志怪”传统与中国当代的网络小说/刘畅
传统的征用、转化与慢的艺术
李永东
内容摘要:关于传统与现代的固定见解,难以诠释百年中国的艺术走向。当谈论艺术的传统和现代时,需要追问所谈论的是谁的现代,谁的传统。由此就可以发现,传统和现代是被征用的一种话语,以生产、确立新的文艺观念、权力主体和社会秩序,其中所包含的一系列“中心”观念值得反思。传统与现代永远在建构中,其边界并非不可逾越,二者的博弈推动着审美文化的嬗变。传统艺术的时运,既遵循自然兴衰的法则,又响应特定时代的召唤而复兴。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似乎与现代性冲突,其实并不尽然。中国传统艺术的境界,给人的感觉是慢。慢的艺术让我们从喧嚣的世界抽身出来,与生活达成谅解,反观内心的真实吁求,致生命于全。慢的艺术以“反省性的反映”为当代人提供了另一种现代审美体验。
关 键 词:传统艺术 现代性 慢的艺术 审美体验
当下戏曲跨界创作的现状与可能
颜全毅
内容摘要:跨界创作在当前许多艺术领域普遍存在,戏曲跨界创作也出现了一些可圈可点的案例与现象。戏曲与魔术、杂技、话剧、摇滚音乐、游戏动漫等艺术门类的跨界,是从业人员尝试将戏曲与时尚审美、流行元素相结合,以吸引更多年轻观众的一种努力。戏曲跨界创作也存在着“杂拌”式的拼凑、戏曲本体与剧种特色消减等问题。
关 键 词:跨界 舞台艺术 戏曲创作
以传统之“形”演现代之“神”
——谈传统京剧美学精神的当代呈现
刘 佳
内容摘要:作为传统艺术,京剧至今仍在大众娱乐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仍是让华夏子孙引以为豪的民族文化名片,对京剧的保护和传承应具有动态性思维,让古典艺术在保持传统艺术精神的前提下,充分发挥现代技术手段的优长,反映新的时代精神。本文通过深入辨析京剧所承载的传统美学精神,探讨京剧在文本、舞台呈现、传承观念等方面争取现代呈现的原则与路径。
关 键 词:京剧 传统文学精神 经典性 现代呈现
冲突与反哺: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
张春梅
内容摘要:本文尝试从媒介和粉丝的角度着手阐释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关系,指出首要而且必要的一点是把握其媒介性和空间性,而不能惯性地依照既定的文学评价机制来定义网络文学。在此基础上,本文尝试分析“何谓网络文学”,并指出传统文学以及文学传统在网络文学中的表现,特别肯定其在类型化机制中的整体形象塑造所携带的时代性和精神症候。本文认为,假如以网络写作和非网络写作来划分写作形态,网络文学也要自省其限度,而当下的精英写作需要审视网络文学与读者及大众心理的密切关联。
关 键 词:网络文学 传统文学 文学传统 共空间 网络力
“志怪”传统与中国当代的网络小说
刘 畅
内容摘要:“志怪”传统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经验之一,中国当代网络小说的诸多叙事元素也受其影响,在小说类型、叙事观念、叙事模式等各个方面都有所体现。透过这些“志怪”成分,网络小说承袭了中国文学积淀下来的审美经验,在一定意义上呈现出“中国话语”的品格。倘若在“志怪”的传统下看待网络小说,后者对鬼神虚妄之事的津津乐道有其独特的价值,但与志怪文学相比,又暴露出思想底色不足的缺失。
关 键 词:志怪传统 网络小说 中国话语
■ 本文首刊于:《中国文艺评论》月刊2017年第11期(总第26期);中国文艺评论网、中国知网全文收录
本刊稿酬与数字化著作权使用费已一次性给付作者,转载请联系微信后台或杂志编辑部
《中国文艺评论》月刊
出版时间:每月25日
邮编:100083
邮箱:zgwlplzx@126.com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10-1342/J
定 价:25.00元
《中国文艺评论》主编:庞井君
《中国文艺评论》常务副主编:周由强
网编:熊然
+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月刊2017年第11期目录
《中国文艺评论》月刊来稿须知
想免费访问下载《中国文艺评论》电子版?想看全文及注释吗?请来我们官网吧!点击蓝字“阅读原文”。